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
近日,秦皇岛市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秦皇岛市招标投标“双盲”评审改革取得的成效。为形成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,从去年开始,秦皇岛市强力推行招标投标“双盲”评审改革,打造“双盲评审+分散评标+远程异地”新模式。
“双盲”评审+“分散”评标模式是指利用物理隔离等技术手段,实现招标人和代理机构与评标专家互不见面,杜绝招投标活动中“找熟人”“拉关系”的问题,减少人为因素影响,避免招投标项目关键信息泄露,增强评标的保密性和公正性。
为此,秦皇岛市相关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场地升级改造,新增评标专家专用通道、新建独立评标舱52个,综合评标室3个,对招标人和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设置各自通道,确保互不碰面。封闭评标区设置招标人代表专用评标室,在各评标舱位设置独立的监控摄像头、电脑、耳麦、拾音器等电子设备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音视频监控,同时加设电子隔离门、储物柜、手机检测门、视频监控等必备设备,以实现“同标不同室、同室不同标”模式。
开发建设“分散”评标系统,通过评标场地智能化管理,实现评标专家自助验证入场,评标席位智能随机分配,专家身份刷脸核验登录;优化升级暗标评审系统和自建“秦快招”电子交易系统,增加技术标盲评功能,实现了在技术标评审中不显示投标供应商信息,评标委员会在屏蔽投标供应商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独立评审,交易系统自动汇总得分,推荐中标候选人;上线“四合一”视频会议系统,通过对专家实施隐身、面部遮挡、变声等方式不显示专家识别信息。一系列措施杜绝了招标人代表与评标专家近距离接触和“作暗号"“打招呼”的可能,避免了评标专家打“人情分”“关系分”,确保专家评审过程独立、客观、公正。
秦皇岛市数政局与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、省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和专家抽取系统对接,评标专家一律通过专家抽取系统从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,系统不显示抽取专家姓名和联系电话信息等。评标专家“盲抽”,有效遏制了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,避免了专家信息提前泄露。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评标场地、评标专家等资源跨区域共享,解决了县区评标场地承载不足,以及评标专家数量少的难题。
落实“最少招标人代表"评标制度,通过招标人选派或者委派责任心强、熟悉业务、公道正派的1名工作人员作为招标人代表参加评标,遵守利益冲突回避原则,提高了评审的公正性。
此外,搭建市县(区)一体化交易平台,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,实现招标、投标、开标、评标、定标、合同签订等事项“一网通办”,确保招投标交易全留痕、可追溯,为招投标主体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。
自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底,秦皇岛全市实施“双盲”评审项目758个,成交金额170.53亿元,实施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8宗,成交金额70.91亿元,“双盲”评审率100%;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推行投标人以保函(保险)、投标保证金承诺书等形式缴纳(免收)保证金政策,为2554家投标人(供应商)释放现金流达49638.5231万元,减轻了企业现金流压力,激发了企业发展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