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欢迎您!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

国务院客户端 | 2025年05月03日

当前位置  通知公告 -> 对政协秦皇岛市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44262号提案的答复 (2024-09-04)
时间:2024-09-04    来源: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办公室    点击数: 220    字体:【 【打印】    【关闭】

对政协秦皇岛市十四届委员会

第四次会议第144262号提案的答复


王芳委员:

您提出的“关于充分发挥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枢纽作用,高标准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建议”收悉,现从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、建设内容、建设成效和“一网协同”建设规划四方面答复如下。

一、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

依据国务院及省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指示和要求,我市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,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科学决策与管理服务,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、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,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,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,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秦皇岛力量。

主要目标是:到2025年,以“一盘棋”“零边界”的发展思路,全面提升我市政务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,一批数字政府特色应用在数字决策、数字治理、数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努力实现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市域治理“一网统管”、政府运行“一网协同”,形成“上接国省、下联县区、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架构。到2035年,以数字化驱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政府体系更加成熟完备,服务型政府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,整体协同、敏捷高效、智能精准、开放透明、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。

二、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内容

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任务包括建设集约高效的数字政府底座、汇聚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体系、提升经济运行的监测调节能力、提升统一市场的智慧监管能力、构建精细精准的数字化治理体系、搭建均等普惠的数字服务体系、强化动态感知的生态保护能力、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务运行体系、提升精准便捷的政务公开水平、构建严密可靠的网络和数字安全保障体系等十大项任务。

三、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效

(一)创新数字政府体制机制
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成立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、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秦皇岛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专班,建立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建设体制。建立市直部门数据官制度,数据官原则上由部门分管负责同志担任,负责本部门数字政府建设任务。

二是强化统筹推进。建立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,行全口径全覆盖扎口管理;健全会商联审机制,优化项目审批方式和流程;完善财政资金购买数字化服务采购制度,创新购买服务运作机制。

三是强化督导考核。建立数字政府建设考核机制,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,研究建立多方参与的数字政府建设评价机制。

四是强化资金保障。建立多元投入数字政府建设资金保障机制,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,重点支持云、网、数据、共性应用等基础平台建设。

五是强化人才支撑。加强各部门信息化队伍建设,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习培训内容,引导部门将数字政府理念融入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,提升机关干部的数字素养。

(二)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

秦皇岛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纵向打通省市县乡镇五级服务平台,横向关联市级各审批单位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、统一身份认证对接、电子证照系统、电子印章系统、政务数据共享等实现公共支撑一体化,在市级范围内实现政务服务跨部门、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。持续深化垂管系统对接、政务大数据汇聚及应用、乡镇服务下沉、电子证照、冀时办、百事通等相关工作,提供“一件事”套餐式服务,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中的共享应用,提升“最多跑一次”、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效能。实现全自动/半自动审批赋能,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减环节、 减材料、减时限能力。

四、政府运行“一网协同”建设规划

全面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数字化进程,建设完善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一体化的政府协同办公平台,打造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移动政务门户,推进各类政府政务系统融合互通,构建数字政府统一平台,推动政府内部运行和管理数字化、移动化、整体化。以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为总枢纽,加强政务流程优化再造,实行政务内部办事清单化管理,全市推行在线数据报送,提高“指尖”办文、办会、办事水平,扎实推进基层减负。通过数字政府赋能,提高市内各级党政机关跨层级、跨地域、跨部门、跨系统、跨业务的协同联动能力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:

(一)打造政府协同办公平台

围绕办文、办会、办事等日常办公需求,打造内容丰富、随需而变的政府协同办公平台,并集成台OCR 文字识别、语音识别、文字转译、在线文档、手写签批等智能办公组件。不断提高平台开放集成能力,实现与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系统和数字化应用对接互通,打通行政协同数据流和业务流。实现全市政务工作人员全覆盖,支撑纵向横向全方位政务办公协同。

(二)促进政府政务系统融合互通

打通各类政府办公、服务及监管系统的互联渠道,充分发挥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作为政府办公总门户、行政协同总枢纽的作用,实现与公众侧入口、企业侧入口的有机衔接。加强业务场景研究,围绕面向群众、企业的服务全链条,实现服务精准推送、诉求精准把握,做到事务快速处理,形成服务送达、综合办理、数据监测、监督反馈的业务闭环。不断完善移动政务门户功能,实现“随时看数、随行指挥”,逐步构建全市多层次、多维度的移动化决策指挥新方式。

(三)催化政务应用创新

探索建设填表报数“一张表”创新应用,推进各级各类报表简化合并,形成本级要求下级上报数据“一张表”,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。

推动内部办事“零跑动”。推进内部业务协同流程再造,面向部门间办事事项,不断精简材料、优化流程,编制办事指南,全面梳理、逐步推出和动态管理本部门机关内部办事“零跑动”清单,推动机关内部非涉密“零跑动”事项全程网上办理。

(四)赋能其他党政机关数字化发展

基于数字政府平台能力,支持各级党委、人大、政协等机关开展信息化建设,提高省内各级党政机关协同联动水平。

1.赋能“数字党建”建设。建设完善集党员管理、党员教育及党员服务于一体的党建云平台,支撑党建工作全周期管理、全过程联动,探索党建创新,丰富党员和群众生活新体验。

2.赋能“数字人大”建设。依托市级政务云平台和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,推进“数字人大”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建设。完善支撑市、县区人大及常委会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应用系统,加强立法、监督、代表履职等一体化应用建设。升级完善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门户和综合保障平台,以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为枢纽,推进办公协同和联通交互。政务服务门户,优化人大互动渠道,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、人民群众依法参政议政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务。

3、赋能“数字政协”建设。围绕政协委员履职服务、委员与社会公众互动和政协机关综合保障需求,打造集建言资政、社会互动、新闻发布、工作交流和办公自动化等功能于一体的“数字政协”平台。依托政府协同办公平台,增强网络议政、远程协商实效,拓展政协协商参与面和界别群众工作覆盖面。加强政协数据汇聚和共享,提升数据服务委员履职和辅助领导决策的能力。支持“数字政协”平台应用推广,提高市、县(市、区)政协信息化水平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秦皇岛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024年7月11日